移至主內容

共創雙贏,讓孩子不受傷

2022/05/29
竹地院家事服務中心每月都會辦理一場親職講座。在每次講座後,當事人都會提到一個共同的企盼,就是希望盡力保護孩子在父母離異的過程中不要受到傷害。但在實務工作上,也發現許多伴侶在離異後,反而因為子女的照顧、教養、會面交往等等問題,仍必須與對方持續接觸、溝通。有些人會因此而衍生更多的衝突,反覆進入司法訴訟中,要雙方協調親職上的共同合作,還真是件困難的事。

為此,我們特別規劃了一場「做自己 & 創雙贏 - 父母支持團體」,邀請台灣兒少權益暨身心健康促進協會李姿佳秘書長,帶領七位歷經訴訟或高衝突情境的父母,一同討論如何在兼顧自己的需求時,又能與對方找到彼此共好的雙贏結果。

團體中,成員們也分享目前遇到的挑戰:與對方教養觀念落差太大、和對方無法好好溝通、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爸爸媽媽怎麼了、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、不知道未來要怎麼走……。

講師帶領成員們討論「我可以做些什麼,讓我的孩子成為贏家」的新思維,取代「一定要爭個輸贏」的想法,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?讓孩子成為這場爭訟中的贏家,對彼此和孩子又會有什麼影響?

講師也以雙贏思維三步驟:1. 先聽再說、2. 找到共同的「贏」、3. 討論「共同贏」的執行方式,帶領成員們實地演練思維轉換與回應方法,並與成員們分享另一個成長思維:在共創雙贏的過程,不是要一方退讓或委屈,而是能把對方當成是「人」,而非「敵人」,採取「勇於表達自身需要,同時也能關懷對方」這「利人利己」的態度來彼此對待,因為「讓孩子不受傷」這件事,沒有人會是輸家。

當然,這需要不斷地練習,也會有失敗、挫折、頗受挑戰的時候,這時記得揚棄「都是對方的問題」這種打擊自己的舊思維,改以「我只是還沒找到解決的方法」來鼓勵自己,抱持著「為了孩子好,相信總有找到方法的一天」的希望,那麼「共創雙贏」離我們就不遠矣。

在這漫長的路程中,總會讓人反覆糾結的
時候。記得愛麗絲夢遊仙境裡有段對話約莫是
這樣的:
愛麗絲歪著頭問柴郡貓:「請告訴我,該走哪條路?」
柴郡貓笑著說:「那就要看你想去哪裡。」
愛麗絲說:「我不在乎去哪裡……」
柴郡貓回答:「如果你不知道,那麼哪條路都無所謂。」
愛麗絲說:「只要到得了某個地方……」
柴郡貓回答:「你肯定能到得了某個地方,只要走得夠遠。」

很多時候,我們就像愛麗絲一樣,遇到某些事,突然就變成頂天立地的大巨人;遇到另一些事,又瞬間縮小得像顆米粒般。也許故事的最後,我們和愛麗絲一樣,仍是沒能追上兔子先生,反倒跟著瘋狂帽客、撲克牌士兵、紅心皇后經驗了一段段荒誕不已的場景。回顧這段旅程,發現自己可能因此迷失了方向,人生看似落得一無所有。然而套句瘋狂帽客的話:「一無所有,才有能力擁有更多。」失去,有時幫助我們得到更多;迷失與茫然,同時也給了我們另一個抉擇的契機。

站在交叉路口,我們可以往熟悉的「輸贏思維」方向去,也可以嘗試轉換跑道,往「雙贏思維」的指標走,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自己。只要我們願意嘗試改變看待事情和對方的心態,願意持續做下去,總會走到某個地方,看到隧
道盡頭的那一抹亮光。


Photo by Rod Long on Unsplash


文 / 駐新竹地方法院家暴暨家事服務中心社工 鄭友芳